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1992)
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1992)
1992年国产红色经典战争片《大决战之平津战役》HD国语中字
◎译 名 大决战第三部:平津战役/平津战役/Decisive Engagement: Beiping Tianjin Campaign
◎片 名 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年 代 1992
◎产 地 中国大陆
◎类 别 剧情/历史/战争
◎语 言 汉语普通话
◎字 幕 中文字幕
◎上映日期 1992
◎豆瓣评分 7.9/10 from 5746 users
◎IMDb评分 6.6/10 from 92 users
◎文件格式 x264 + ACC
◎视频尺寸 1280 x 720
◎文件大小 2503 MB
◎片 长 206 Mins
◎导 演 李俊
韦廉
◎主 演 古月
苏林
马绍信
鲁继先
史崇仁
赵恒多
李定保
◎简 介
20世纪40年代末,古老的中华民族迎来了决定命运的重要时刻。国共两党的抗争进入攻坚阶段,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后,蒋介石(赵恒多 饰)受到极大触动,意图撤回华北六十万国军进入淮海,构筑一条坚固的江淮防线。在此危急关头,毛泽东主席(古月 饰)在西柏坡发出指令,授意林彪(马绍信 饰)率领东北野战军秘密跨越长城,会同聂荣臻的华北野战军发起平津战役,分割傅作义(李定保 饰)军团以作各个歼灭。傅一面婉拒美国势力入住华北的请求,一面说服总统打消军队南撤的念头,顺利在华北取得空前的权力。谁知在此期间,解放军已悄悄完成对平津的包围。傅作义感到大势已去,决定通过身为共产党员的女儿冬菊(陈红梅 饰)与对手和谈。只是和平的果实来之不易,在此之前还要经受更多的考验……
本片为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纪念作品,是大决战三部曲的第三部。
◎获奖情况
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1992)
最佳故事片
最佳摄影(提名)
最佳美术
最佳剪辑
最佳化妆(提名)
最佳道具
最佳烟火
幕后制作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决战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正确把握时机,以宏大的革命气魄和高超的指挥艺术,连续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摧毁了国民党赖以维持其统治的军事力量,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进程。
导演们走访了聂荣臻元帅,聂帅详细介绍了三大战役情况,尤其对平津战役讲得更为详细,包括如何争取傅作义,如何保护古都等。
选角过程
剧中人物多达238位,主角50人之多,通过“自愿报名,试戏选拔”全国“海选”。
大批特型演员希望一展头角。经选拔,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扮演者落到古月和卢奇名下,林彪由马绍信扮演。最终选择赵恒多出演蒋介石,孙飞虎落选是因为对蒋介石认识不够客观,而赵恒多对蒋介石的认识客观得多,且年龄与气质吻合。后来台湾有关人士看了赵恒多演的蒋介石称赞演得很到位。
周恩来的人选,出人意料地选择了苏林。王铁成落选是年龄缘故。指挥三大战役时,周恩来只有50岁,如王铁成演周恩来年龄显然相差太大。
拍摄过程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就曾酝酿将三大战役搬上银幕,但由于条件限制,最终没能如愿。“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话剧舞台上曾出现了三大战役,但影响不大。1986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指示将三大战役拍成故事片。中央军委经过研究,决定将这一任务交给八一电影制片厂,《大决战》的拍摄开始启动。
影片需要拍摄的战争场面不在少数。摄制组找到了部队,想请解放军战士出演片中的场景。首长指示,要求张胜文带领炮8师的战士们配合摄制组的拍摄。张胜文和战士们三九寒天,不畏艰苦,坚决执行命令,完成了电影的拍摄。其中好多场景还是在炮8师的农场里拍的。
为了营造壮观的战争场面,《大决战》参拍人员数量在军事体裁片中也是史无前例的,仅是八一厂1000多职工中就有近800人参与了拍摄。至于所用各项物资也堪称军事片之最。从下列统计即可一目了然:梯恩梯炸药160吨,解放军棉衣5823套,国民党棉衣4331套,血浆100公斤。可炸汽车100辆,真坦克50辆,空炮弹170多万发,真炮弹1万多发,药品仓库20间,药品120吨,老式电话100部。
后期制作
平津战役攻打天津的战斗用29个小时就攻下来了,打得很漂亮。为了显示这一特点,导演特地在银幕上用字幕精确地显示战斗时间表。
◎影片评价
大时代,大画卷!
影片深入刻画了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政治大智慧,也把傅作义既深明大义,却又不甘心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心理。同时,电影也表现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军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历史地再现了解放天津的部分史实,让人们了解到了真实的战争场面。
影片有打有谈,军事较量和政治交锋交错,互为制约,巧妙地避开了前两部已经充分表现的尸横遍野、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将重点放在战略部署及和平谈判方面,从而使观众能够直观地领略到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巧妙的斗争策略。